太子继续前往阿罗逻和迦兰仙人的住处,途经恒河,经过王舍城。 一旦进入城内,人民见到太子容貌出众,充满喜悦和敬意。 整个国家的人民都争相奔走观看,喧嚣声传遍了毗娑罗王的耳中。 毗娑罗王惊讶地问道:“这是什么声音?” 臣子回答说:“白净王太子,名为萨婆悉达,昔日相师们预言他将继承转轮王的位子,统治四方,并且预言他若出家修行必将获得一切智慧。 如今他来到了这座城市,外面的人民都争相前来观看,所以喧闹不已。” 毗娑罗王听到这些话后,心中非常欢喜,兴奋得全身都跳动起来。 他立即命令一人前去监察太子的所在地。 使者受到命令后,寻找太子,发现他正坐在般茶婆山上的一块石头上,沉思默想。 使者随即返回,向毗娑罗王详细报告。 毗娑罗王带着臣民前往太子所在地。 当他们到达般茶婆山时,远远地看到太子,容貌明亮,光芒超过太阳和月亮。 毗娑罗王下马,除去仪饰和侍卫,亲自前去问候:“太子,你的四大元素是否调和了?我见到太子心中非常欢喜。 然而,我有一点悲伤,太子本身是日之种姓,代代相承,将成为转轮王。 如今太子已具备成为转轮王的条件,为何要舍弃这个机会,来到深山,踏上沙土,远离这里呢?我之所以悲伤,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如果太子是因为父王仍在世而不愿意接受圣王的位子,我愿意将我的国家一分为二,与太子共同治理; 如果太子认为这个国家太小,我愿意舍弃整个国家来侍奉太子; 如果太子还是不愿意接受我的国家,我愿意提供四支军队,让太子自行攻取其他国家。 太子所愿,我都不会反对。” 太子听了毗娑罗王的话后,深深感受到他的心意,便回答王说:“王的种族本是明月,性格高尚清凉,不为琐事所动,所做所为都是清雅高尚的。 您现在说这些话不足为奇。 然而,我观察您,发现您的情意真挚至深,比以往更加倍加诚恳。 王现在应该修行三坚法,以身命财来修行,也不应该以不坚定的法门来劝勉别人。 我既然放弃了转轮王的位子,又有什么理由来取得王国呢? 王以善心愿意舍国与我,我也不愿意接受,更何况以兵力去攻取其他国家呢? 我现在辞别了父母,剃除了须发,舍弃了国,都是为了断除生老病死的苦难,而不是为了追求五欲的享乐。” “世间的五欲,就像聚集起来的大火,烧毁众生,无法自拔,你为什么劝我沉迷于贪欲呢? 我现在之所以到这里,是因为阿罗逻和迦兰这两位仙人是解脱的最高导师,我想去他们那里寻求解脱的道路,不宜久留在此地。 我既然违背了王最初的劝告,你却心怀喜悦地赐予我,望你能以正法治理国家,不要误导人民。” 说完这些话,太子立即起身与王告别。 毗娑罗王见太子离去,感到深深的惆怅,合掌流泪,并说道:“初次见到太子,心中充满喜悦太子既然离去,我倍感悲苦。 你现在为了大解脱而离去,我不敢挽留。 只希望太子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你修行成功了,希望你能先度度众生。” 太子于是辞别了毗娑罗王,继续前往阿罗逻仙人的所在地。 此时,诸天之神向仙人传达了太子的来意:“萨婆悉达放弃了国土,辞别了父母,为了寻求无上的真正道路,要解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如今他已来到这里,垂顾于您。” 仙人一听到天神的传达,心中大喜,立即出来迎接太子,并称赞道:“善来!请太子坐。” 仙人带着太子回到他的住处,请太子坐下。 此时,仙人一见到太子,发现他容貌端正,相貌完美,身心安定,深感敬爱,便问太子:“你走过的道路是否有疲劳之感?太子在初生时,就选择出家修行,如今又来到这里,我都知道。 你能够从火聚中自觉解脱,又如大象能够从罗网中自行脱身。 古代的诸位国王,在盛年时享受五欲,直到感受到满足后才舍弃国家和享乐,出家修行,这并不稀奇。 而太子如今在壮年时期,能够舍弃五欲,远离尘嚣来到这里,真是非常特殊。 你应该勤奋精进,迅速达到彼岸。”太子听了仙人的话后,回答道:“我听到您的教诲,非常欢喜,希望您能为我讲解解脱生老病死的法门,我现在非常渴望听闻。” 仙人答道:“好啊!好啊!”然后开始讲解道:“众生的起始是从冥初开始的; 从冥初开始,产生了我慢的念头; 从我慢念头开始,生起了痴心; 从痴心开始,产生了被染爱的执著; 从被染爱的执著开始,产生了五微尘气; 从五微尘气开始,生起了五大; 从五大开始,产生了贪欲、瞋恚等烦恼; 由此而流转,产生了生老病死、忧悲痛苦的苦恼。 现在我只是简略地为太子讲解了一部分。” 太子听了仙人的讲解后,立即问道:“我现在已经知道了生死的根本,但如何才能断除它呢?” 仙人回答道:“如果你想要断除生死的根本,首先应该出家修持戒行,谦卑忍辱; 居住在空闲的地方,修习禅定; 远离欲望、恶行和不善的法门,具备觉知和观察力,达到初禅的境界; 除去觉知和观察定,生起喜悦的心,达到第二禅; 放下喜悦的心,达到正念的境界,具备快乐的根基,达到第三禅; 除去苦乐的心境,达到净化的念境,进入离开根基的境界,得到第四禅,获得无想的境界。 还有另外一位导师,讲述如此之法,称为解脱;从定觉已,然后方知非解脱之处。 离开色欲的念头,进入空无的境界; 消灭有关念头的对立,进入识的境界; 消灭无尽的识的念头,只观察一识的境界,进入无所有的境界; 离开各种想法,进入非想非非想的境界; 这个境界被称为究竟的解脱,是学者们的彼岸。 如果太子想要断除生老病死的困扰,就应该修行这样的行为。” 太子听了仙人的话,心中并不感到喜悦,自己思考着:“他所知见的并不是究竟的境界,并不能永远断除所有的烦恼。” 于是,他说道:“在您所说的法门中,我有一些疑问,希望能够请教。” 仙人回答道:“请敬请告知您的疑问。” 太子立即问道:“在非想非非想的境界中,是否存在有我呢?还是不存在有我呢? 如果说不存在有我,那么就不应该说非想非非想; 如果说存在有我,那么我是有知觉的吗?还是无知觉的? 如果我是无知觉的,那么就和木石一样; 如果我是有知觉的,那么就会有执著的依附,既有执著的依附,就会有染着,因为有染着,所以并非真正的解脱。 你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粗糙的结缘,却不自知细微的结缘仍然存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你认为自己达到了究竟的境界,然而细微的结缘仍然滋长,再次受到下生的束缚,因此你知道这并非达到彼岸的境界。 如果能够除去我和我所执著的念头,舍弃一切,那么才能称为真正的解脱。” 仙人默然不语,心中思考着:“太子所说的话非常微妙。” 太子又继续问仙人:“你是多少岁时出家的?修行梵行多少年了?” 仙人回答道:“我十六岁出家,修行梵行已经一百四十年了。” 太子听了之后,心中思念着:“他出家已经这么久了,所得的法果果然如此吗?” 于是太子为了寻求更高的法果,起身告别仙人。 仙人对太子说:“我已经修行了很久,才得到这样的果报; 你是王族出身,你怎么能修行这样的苦行呢?” 太子回答道:“我修行的并不是苦行,而是一种最苦难的修行法门。” 仙人看到太子的智慧和坚定意志,知道他已经决定获得一切智慧,便对太子说:“如果你修行成功了,愿意先度我。” 太子答道:“好啊!” 然后继续前往迦兰的所在地,进行论辩问答,然后继续前行。 这时,两位仙人看着太子离去,心中都想着:“太子的智慧真是深奥神奇,难以测度。” 他们合掌送别太子,然后转身离去。 |
GMT+8, 2024-11-21 14:26 , Processed in 0.046587 second(s), 15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