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因食物而存在,食物与存在相互依存。 眼睛以睡眠为食,耳朵以声音为食,鼻子以香气为食,舌头以滋味为食,身体以舒适滑润为食,意念以理法为食。 涅槃之道在于无放逸,凭借无放逸,可以抵达无为的境界。 虽然说眼睛以安静为食,但并非所有的睡眠都能满足眼睛。 反而,在适当的条件下,眼睛反而能得到净化和提升,没有瑕疵和污秽。 大海也有其食物,并非无食可存。 大海的雨水便是它的食物。 有时会下大雨,大雨过后,山岩溪涧、平泽水满、小川满、大川满、小河满、大河满、大海满,如此循环往复。 爱的本质是难以捉摸的,其源头本不可知,本无爱存在,然而今生有爱,便可知晓其原因。 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爱是生命的体现,因此食物的存在是必然的。 有爱则有食,并非无食。 爱的存在依赖于无明,无明同样需要食物,并非无食。 无明的食源是五盖,五盖的食物也并非无食。 五盖的食物来源是三恶行,三恶行的食物同样不是无食。 三恶行的食源是不护诸根,不护诸根的食物也并非无食。 不护诸根的食源是不正念、不正智, 不正念、不正智的食物也并非无食。 不正念、不正智的食源是不正思惟,不正思惟的食物也并非无食。 不正思惟的食源是信心的缺失,信心的食物也并非无食。 信心的缺失则表现为对恶法的了解,了解恶法也并非无食。 对恶法的了解则源于与恶知识的亲近,亲近恶知识的食物也并非无食。 与恶知识亲近的人,往往与恶人交往,如此一来,便具备了亲近恶知识、闻恶法、生不信、不正思惟、不正念、不正智、不护诸根、三恶行、五盖、无明、有爱等种种特质。 如此这般,有爱这一特质会不断滋生其他特质,从而形成一种连锁反应。 明、解脱的修行者,以七觉支为食,就像饥饿的人以美食为食。 七觉支也有其食,并非无食可寻。 四念处是七觉支的食源,同样,四念处也有其食,并非无食可寻。 四念处引领走向三妙行,三妙行又以护诸根为食。 护诸根、正念、正智、正思惟等都是正行的食源,它们并非无食可寻。 信、闻善法、亲近善知识等,也是修行者的食源,能让离苦得乐。 当有了善人作为伴侣,就能够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三妙行、四念处等,这些要素一一具足,就形成了明、解脱的转接过程。 这一切都是为了解脱和明晰,这一切都不是虚假的,都如秋云电光一样短暂。 真正的圣者应当远离取心,以一种看透虚妄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在修行过程中,就像饥饿的人在梦中享用美食一样,食物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 当观察这些食物时,会发现它们各自没有自性,就像佛看待一切法一样,明察秋毫。 一切法都是如空拳一般不实,如同秋云电光一般短暂虚妄。 因此,应该远离虚妄之心,寻求真实的解脱之道。 |
GMT+8, 2024-11-21 14:26 , Processed in 0.036992 second(s), 15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