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呵般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回复: 0

菩萨善戒经:为名誉故聚畜徒众,是名邪见、名魔弟子。为利养故聚畜徒众,是名邪见。

[复制链接]

1074

主题

0

回帖

340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405
发表于 2023-6-30 17: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戒?
    戒者有九种:
    一者自性戒,
    二者一切戒,
    三者难戒,
    四者一切自戒,
    五者善人戒,
    六者一切行戒,
    七者除戒,
    八者自利利他戒,
    九者寂静戒。


    自性戒者,
    菩萨摩诃萨具自性戒有四功德:
    一者以清净心从他而受。
    二者其心不净毁所受戒,应当至心惭愧忏悔,悔已专心更不敢犯.
    菩萨摩诃萨从他受戒生惭愧心,心惭愧故护持不犯。
    若心不净毁所受戒,心惭愧故不敢覆藏乃至一宿,
    菩萨犯戒若经一宿,若欲忏者不应直作一犯忏悔,应作念念无量犯悔。
    何以故,若是多犯作一犯忏者,不得名忏,受者得罪。


    菩萨从他受持戒时有四事:
    一者惭愧,
    二者至心坚持,菩萨摩诃萨至心持戒,终不生于毁犯之心。
    三者受已一心护持。
    四者净心受持。


    菩萨具足四功德戒能作四事。
    何等四:
    一者不犯。
    二者设犯寻悔。
    三者心生惭愧。
    四者不生悔恨。
    是名性戒。


    性戒菩萨名真实戒、名自他利戒、名饶益众生戒、名利益众生义戒、名增长人天戒、名无量功德戒。
    菩萨成就如是戒者,生心怜愍则能教化无量众生。
    菩萨若以客尘烦恼不忏悔者,应常为人赞叹持戒,呵责破戒,
    说毁禁者所得过罪若能如是,虽名毁犯,罪过轻微亦能毕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名自性戒。


    一切戒者,
    在家、出家所受持者名一切戒。
    在家、出家戒有三种:
    一者戒。
    二者受善法戒。
    三者为利众生故行戒。


    云何名戒?
    所谓七种戒。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菩萨摩诃萨若欲受持菩萨戒者,先当净心受七种戒。
    七种戒者,
    即是净心趣菩萨戒,如世间人欲请大王,先当净持所居屋宅。
    是七种戒俱是在家、出家所受,菩萨戒者亦复如是。
    俱是出家、在家所受,是名为戒。


    云何名受善法戒?
    善法戒者,
    菩萨摩诃萨离七种戒,为菩提故,修身口意十种善法,是名受善法戒。


    身口意者,
    若菩萨摩诃萨住戒地已,读诵、书写、分别解说,思惟修集舍摩他、毗婆舍那。
    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师长和上耆旧有德,时时供给瞻视走使。
    若病若老,或道路疲顿代担衣钵。


    若见说法及经呗者,称叹善哉。
    见持戒者,
    尽力拥护赞叹于戒,愿诸众生悉持净戒。
    见破戒者,
    深生怜愍,善语呵责教令忏悔。
    身口意业所作诸善,悉发誓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随身口意有气力时,勤心供养佛法僧宝,为增善法勤修精进,为得一切诸善法故修不放逸。
    常当至心念戒护戒调伏诸根。
    饮食知足不乐眠卧,初夜后夜读诵经典,
    忆念三宝亲近善友,乐闻其说自省已过,
    知已忏悔深生惭愧,至心忆念更不毁犯。
    向佛法僧、同师、同法、同戒、同学发露忏悔。
    是名受善法戒。


    为利众生行戒者,
    有十一种:
    若有众生欲修善者,即往劝喻共为伴侣共作善业。
    有瞻病者亦往劝喻共为伴侣.
    若有众生欲解世法出世法义,即以方便而为解说,有受恩处念欲酬报。


    酬报者,
    所谓坚持禁戒读诵书写十二部经,思惟正义分别解说,能救众生种种恐怖。
    所谓师子、虎、狼、水、火、王贼,拥护众生令得远离如是等畏。


    若有众生丧失所亲,捐弃财物,所爱别离心生愁忧,能为说法令离苦恼。
    若有众生贫穷困苦,则能施其所须之物。
    为持法故,受畜弟子不为名利。
    为持法故,往来四众,与共讲论不为利养,
    为持法故,亲近国王、大臣、长者不为利养。
    不为檀越曲从人情造作非法身口意业,不得非时往来他家,在家、出家俱有非时。


    非时者,
    所谓贪时恚时痴时,大风时大雨时,嫁娶时欢会时发行时,除上非时则名为时,随已所得善法功德。
    悉以转教一切众生心无贪妒,见毁戒者深生怜愍,以清净心善语教告。


    犹如父母教告诸子:‘汝所犯者,宜应发露如法忏悔,若彼不受不宜如本受其供给身力作役。’


    复应随事举处谪罚,若故不受应当驱遣令出寺庙,为令佛法得增长故。


    如其不能教呵罚摈故共住者,
    是名破戒,名非沙门、非婆罗门,佛法中臭名旃陀罗、名为屠儿。


    旃陀罗等及以屠儿,虽行恶业不能破坏如来正法,不必定堕三恶道中。
    为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必定当堕地狱之中。
    为名誉故聚畜徒众,是名邪见、名魔弟子。
    不畜弟子不能破坏如来正法,畜恶弟子则坏佛法,坏佛法故名魔弟子。
    为利养故聚畜徒众,是名邪见。




    若有神通及他心智、识宿命智,然后乃能以菩萨戒教化他人,是人则能畜恶弟子。
    何以故,知方便故,知方便故破坏恶法开示善法。


    若有比丘不具如是三种智慧,而言我具是三种智,堪能受畜恶弟子者,当知是人则为犯重。
    若离此事名利他戒。
    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戒、善戒、利益他戒,名为好戒、摄一切戒,名到彼岸戒、名解脱戒、名无上戒、名无因果戒、名常乐我净戒、名毕竟无边戒、名一切善方便戒。


    菩萨若能至心忆念菩萨戒者。
    胜于一切声闻缘觉,若能具足菩萨戒者,亦得胜于六地菩萨。
    若有菩萨舍转轮王位,出家学道受解脱戒,放舍五欲如弃涕唾,不念、不求、不生悔惜,乃至天上五欲之乐,亦复如是。
    不为人天受快乐故受持禁戒,观五欲乐如火毒蛇。
    如三恶趣,得他供养观如吐食心不贪着。


    世人若为人天受乐利养名誉受禁戒者,
    当知是人不名得戒。
    成就戒者,若住僧中、若住空处,是名寂静。


    不能教化诸众生故,不能护法。
    惜身命故,不能护法。
    贪利养故,不能护法。
    为怨隙故,不能护法。
    为怖畏故,不能护法。
    为憍慢故,不能护法。
    不受法故,不能护法。
    怜愍心故,不能护法。
    惧惭耻故,不能护法。
    是名破戒,名不寂静。


    若有于戒生知足者,当知是人不名持戒,知因戒故得诸菩萨无量三昧。
    若无戒者则不增长无量三昧,为三昧故护持禁戒。


    菩萨受持菩萨戒者。
    宁失身命终不听用非法之言与恶人住,不念不起诸恶觉观,如其起者心生惭愧呵责忏悔。
    若坐众中设闻恶语、恶事、恶法、恶声、恶义,即应起去。
    若力能制,置不教呵而舍去者,名之为犯。


    若力不能制而住听者,是亦名犯。
    若得不听心是名持戒,作听心者是名破戒。
    若乐听者是名破戒,不乐听者是名持戒。
    生悔心者是名持戒,心不悔者是名破戒。


    菩萨受持菩萨戒者,终不自念我所受戒齐从和上师边受得,自念乃从十方诸佛菩萨边受。
    我若从师及和上边受得戒者,不名菩萨戒。
    若从十方佛菩萨边所受得者,乃名菩萨戒。
    菩萨摩诃萨若分别十八部僧,不名得菩萨戒。
    若能等观悉是十方诸佛菩萨弟子者,是名得菩萨戒。
    若观一切悉是十方诸佛菩萨弟子住于大地,以住大地因缘故,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众生界不可思议,众生法界不可思议,众生性不可思议,众生戒不可思议,我既未得一切智。


    云何分别是十八部?
    我若分别则不能得一切戒无碍戒无上戒,以能如是观故得菩萨戒,如过去菩萨所得禁戒。
    菩萨若能如是观者,则得无量无边福德,能知十方佛菩萨心,亦知具足菩萨戒者得无上道。
    菩萨摩诃萨观过去诸佛及诸菩萨,未得成就无上道时,具足烦恼学菩萨戒,具足成已得无上道。
    我今此身亦是众生、亦有五阴、亦具烦恼、亦受菩萨戒修集菩提、亦应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亦能调身口意恶、必亦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受持菩萨戒者,
    至心专念自省已过不讼彼短,见行恶者心不瞋恨,见破戒者心生怜愍,无有瞋恼。


    菩萨受持菩萨戒者,
    若为恶人之所打掷手拳刀杖恶声骂詈,于是人所不起恶心粗言加报。


    菩萨若学菩萨戒者有五不放逸:
    一者观已犯罪,如法忏悔。
    二者观当犯罪,如法忏悔。
    三者观现犯罪,如法忏悔。
    四者至心坚持,不作犯想。
    五者犯已至心忏悔。
    是名五不放逸.


    菩萨受持菩萨戒者,
    所有功德应当覆藏,诸所犯罪应当发露。
    少欲知足堪忍众苦,常乐寂静心无悔恨。
    不自高不轻躁,修寂灭行及微细行破坏邪命。
    菩萨成就如是法者,是名菩萨住菩萨戒。


    菩萨受学菩萨戒者,
    不念过去五欲之乐,不求未来五欲之乐。
    于现在五欲心不生着,常乐寂静破恶觉观,成就具足不放逸行。
    一切众生不敢轻慢,成就忍辱具足净心。


    学净戒者,
    不惜身命不吝财贿,善知破戒烦恼因缘,善能调伏破戒烦恼。
    调伏瞋心,能调众生恼害之心,了知颠倒知善因果,知善因果故勤心求之,破坏不信善因果倒。
    观一切法无常,我相无乐净相,破于众生无常常倒、无乐乐倒、无我我倒、不净净倒。
    修学善戒修集施因戒因忍因精进因禅定因智慧因。


    菩萨受持利益他戒故,教化众生令行善业。
    共修善者而为伴侣,常教众生供养三宝。
    若见离别以善方便还令和合,见有病苦身自供给,见盲瞽者供给所须衣服饮食示导径路善为说法。
    见有聋者画地示义,见有躄者施其车乘,若无车乘身自荷负。


    见有贪者以贪受苦能为说法令除贪苦,瞋恚痴疑亦复如是。
    行路疲乏代其担负,施以水浆床褥所须调身按摩。


    复有众生乐为罪业,菩萨见已应善说法,善辞善义、辞合句合、辞义次第增长善法说义圆足。
    为欲庄严菩提道故,以善方便教破恶业。
    为悭贪者说破悭法,增长善法及诸财物。


    若有众生不信佛法,善为说法令生信心,为破众生烦恼恶业,得八正道故而为说法。


    复次菩萨学菩萨戒发大誓愿,为破众生诸恶邪见,知恩报恩,忍语软语先意问讯,供养师长耆旧有德。
    能破愁怖,所谓师子虎狼水火王难怨贼。
    若有众生丧失父母、兄弟、眷属、妻子、僮仆、捐弃财物亲爱别离,能以方便如应说法除其苦恼,
    常施众生所须之物,所谓衣服、食饮、房舍、卧具、病瘦、医药、香华、璎珞、灯烛等物。


    若菩萨受持菩萨戒者,
    畜养弟子不能善教说法示导令其调伏贪瞋痴等,不能供给衣服饮食房舍医药,不能为求善厚檀越。
    若为檀越善说法要,所得财物不能等分,当知是人为名誉故,畜养弟子不名为法。
    若能随时说法教告,为性为力为菩萨藏。
    为欲具足菩萨禁戒,修八正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真畜弟子,不为名誉。


    菩萨受学菩萨戒者,
    先当观知众生性界,然后共住为转性界,如应说法随意共行,令其调伏不造诸恶,能破恶法增长善法,所须之物能以惠施。
    见作恶者深生怜愍,不受语者深生悲恼,于己所作诸恶业等心不生愁,见他造作特生悲愍。
    何以故,菩萨自于身口意恶,能疾调伏开心忏悔,以有大智因缘力故。
    菩萨为他亦复造作身口恶业,为欲调伏他恶业故,随他心故。
    菩萨或时现受欢乐,为调他故。
    菩萨摩诃萨以为他故,不早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摩诃萨虽随众生,不轻、不笑、不打、不骂、不说恶事、不赞己德以自高人、不亲近人非不亲近。


    虽复亲近非时不为,他所爱着不说其过,所不爱者复不赞叹,未知人根不说深义。
    不从求乞他,虽多施应生知足,心不甘乐受人供养,常乐舍财供给他人。


    常乐赞叹他人善事,见犯禁者不为说戒。
    无信心者不赞于信,有贪心者不赞惠施。
    不乐读诵不赞多闻,痴闇之人不赞智慧。
    若为犯禁赞叹戒者,不喜不乐生于瞋恚羞耻之心。


    以瞋恚故于佛法中及说者,
    所生大恶心,以恶心故增长地狱。
    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者,则施众生地狱因缘不名菩萨。
    随意说法乃至痴者,为赞智慧亦复如是。






    若有菩萨有大神足,
    如是之人乃能为彼不信之人说菩萨戒。
    何以故?是人能以神通之力,示彼热地狱、寒地狱、大地狱、小地狱。
    复作是言:‘汝今云何不信我语,观是恶果,人中造作令地狱受,汝今若复不信如是菩萨戒者,今当复得如是恶果。’
    彼不信者见是事已,心惊怖畏即生信心。
    复有菩萨为彼不信,以神通力现罗刹像而作是言:‘我今求觅诸不信者欲断其命,如其信者我当护念。’
    彼不信者见闻如是即生怖畏,以怖畏故信菩萨戒。


    复以神力现密迹像执金刚杵,
    复作是言:‘若有不信菩萨戒者,当破其头令作七分。’
    彼不信者见闻如是即生怖畏,以怖畏故即便信之。


    复以神力作种种身,或作一身,或作多身,或作树木山河等身,无碍之身大身小身,身出水火。
    彼不信者见已即问:‘如是等事悉是何果?’
    答言:‘悉是菩萨戒果。’
    彼人闻已于菩萨戒生大信心。


    若无神通,为彼不信说菩萨戒,得无量罪。
    无量罪者,
    于无量世受,是名无量。






    虽有五逆未足为喻,何以故,五逆罪者则可移转,如阿阇世王。
    彼不信者罪不可转,五逆罪者极至一世。
    不信者罪无量世受,是故我言:‘不可为喻。’
    若取佛物法物僧物现前僧物,如是罪报亦不得喻,何以故,如是罪报极至一世,不信者罪至无量世。
    如十恒河沙等众生发菩提心。


    假使有人能令如是恒沙众生退菩提心,教以邪见。
    如是罪报及不信者罪等无差别。


    复令如是恒沙众生皆住五地,假使有人尽夺其眼,如是罪报,不信者罪亦复如是。
    若复有人能破一切诸佛塔庙,杀害一切诸佛弟子,焚烧一切诸佛经典。
    如是罪报,为不信者说菩萨戒所得罪报,亦复如是。
    何以故,从因故生地狱,从因故入涅槃,因于说者得无量苦,是故说者得无量罪。
    虽知大众无量众生堪任能作人天善业及发信心,于是众中若有一人心无信者,亦不可说。
    是名菩萨利益众生善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摩呵般若网

GMT+8, 2024-11-21 20:52 , Processed in 0.058419 second(s), 19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