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呵般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1|回复: 0

父为无明生六处,爱贪喜为母养育,随眠为似阿罗汉,蕴相积聚和合僧;

[复制链接]

1074

主题

0

回帖

340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405
发表于 2023-6-7 09: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句通过比喻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追求解脱的人必须克服贪爱、无明和嗔恚等心理中斗争的过程。
    通过内观心中的种种困扰和执念,禅修来实现。


   “父为无明生六处”
    这里的“父”可以理解为有形世界的发生源头,也就是物质因果律作用的根起点,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有时会受到人为的干扰。无明和糊涂让我们看不清现实的本质,导致我们经常将某些现象看作是超自然或谬妄的存在;
    同时,“六处”则代指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官器官。
    我们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以及一切感受、意识和认知都源于六处,它们就像是父亲一样,给了我们物质的条件和有形的支撑。
    但在真正的内观禅修中,我们必须超越这种父爱,拥抱认知真相的洞见力量。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面对自己的无明障碍和执念,逐渐消除干扰视听味触知觉的认知被动,并通过非分离、缘和性、因缘和合的理解来开展智慧洞见。


   “爱贪喜为母养育”
    这里的“母”可以理解为对于欲望与爱情的依赖之情。
    这种心理依附就像母亲一样滋养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器官。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愉悦、满足感和快乐的体验,
    然而,恰恰这种情感所引发的执念也成为阻碍个人自由和实现内在平静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佛教认为,特别是在出家人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尽可能减少对外部事物的投射和依存欲望,可以轻松地摆脱干扰。


   “随眠为名阿罗汉”
    这里的“随眠”指的是糊涂昏沉的状态,包括困倦、懒惰或不思考。
    这种虚假安息的状态影响认识自我、意识到真相或智慧,然后就会像阿罗汉一样被禁锢在自己的理念中,摆脱不了自我封闭状态,无法真正觉察自我和周遭环境的变化。
    佛经中,阿罗汉是修行路上最高的层次之一。
    他已经彻底消除了无明愚痴,但没有功德善根的支持,不能固止此状态,但在修道过程之中仍会面临种种干扰和不断修整,以求无缘无著的境界。


    “蕴相积聚和合僧”
    则是指众生应该共结善缘,身心观照,以便更好地加深对佛法中的妙义和终极真理的理解和证知。
    通过为他人做好事,建立不竞对抗的基础上学习、探索佛教文化内涵中包含的道德智慧、修行功夫,扩大视野认知,并营造联和气象,让彼此品质和思想得到提升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摩呵般若网

GMT+8, 2024-11-21 17:09 , Processed in 0.059617 second(s), 20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