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呵般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3|回复: 0

菩萨善戒经: 菩萨毗婆舍那有四种:一者共四种舍摩他行。二者远离颠倒。三者分别无量法界。四者知法界无碍。

[复制链接]

1074

主题

0

回帖

340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405
发表于 2023-6-14 15: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惭愧?
   惭愧有二种:
    一者性,二者因缘。


    性者,
    菩萨摩诃萨自知所作非法,怖畏恶报而生惭愧。
    因缘者,
    菩萨若于自所作恶,恐人知故而生惭愧。
    性惭愧者,
    非因缘得如菩萨性,菩萨修惭愧者,从因缘得,如八正道因缘。


    惭愧有四种:
    一者不应作而作生于惭愧。
    二者应作不作生于惭愧。
    三者心自生疑而生惭愧。
    四者于覆藏罪恐他知故而生惭愧.


    云何名为菩提萨埵?
    萨埵者,
    名为勇健无所畏惧,菩萨之性性有健力,以性健故能调烦恼不随其心,能忍众苦种种恐怖。
    虽有恐怖不能倾动,菩萨所有善法庄严,是名性勇健力,是故名为菩提萨埵。


    菩萨性勇健力有五因缘:
    一者种种生死苦。
    二者众生种种行诸恶业。
    三者于无量世利益众生受无量苦。
    四者至心坚持菩萨禁戒。
    五者至心听受深法。


    菩萨摩诃萨有五因缘。
    为诸众生受大苦切心无愁恼。
    一者有大勇健力故。
    二者修集无愁故。
    三者勤善方便健精进故。
    四者智慧力健故。
    五者专念修悲心故。


    云何菩萨解世书籍?
    菩萨善知世间方术,知字知句知辞知义,心口和合专念受持。
    是名菩萨知法知义。


    知法知义故能为他说,以说因缘故法智义智而得增长,是名闻慧思慧。
    以是闻思慧因缘故,助菩提法而得增长。


    云何名为菩萨知世?
    世有二种:
    一者众生世。
    二者器世。


    菩萨摩诃萨观众生世,是故经说,世间苦行受于生死,不知生死不得解脱,如来善知众生世间,是故经说。
    众生有五浊:
    一者命浊。
    二者众生浊。
    三者烦恼浊。
    四者见浊。
    五者劫浊。


    如今人寿不满百年。是名命浊。


    如今众生不能孝养父母、师长、和上、沙门、婆罗门等,不随义行,不畏现在及未来世,不乐惠施,不喜福德。不乐受斋持戒精进,是名众生浊。


    如今众生因烦恼故杀害父母,于母姊妹及余亲属强作非法,为与众生作恶因缘。
    受畜弓箭刀杖牟槊,多有众生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有如是等无量诸恶,不善烦恼起时,是名烦恼浊。


    如今众生非法见法法见非法,非法说法法说非法,以见说故破坏正法增长邪法,无量众生修集邪见,是名见浊。


    如恶时恶众生有三种内恶劫起:
    一者饥馑内劫。
    二者疫病内劫。
    三者刀兵内劫。
    是名劫浊。
    是名菩萨知众生世间。
    复次菩萨知器世间,菩萨善知器世成坏因缘。
    是故经说,迦栴延,如来善知世间、知世间因、知世间灭、知世间道、知世间味、知世间苦、知世间解脱。
    迦栴延,六入五阴及四大等,名为人身。
    以人身故随世作相,名之为我、名为众生、名为寿命、名为士夫、名为某甲。
    如是名字性无真实因烦恼故,众生说言我见我闻我知。
    见闻知者亦无真实,流布如是名姓饮食受苦受乐长寿短寿,是名流布流布者,名为相不名真实。
    如来善知众生世间器世间故,名如来善知世间。


    菩萨若见于已年长福德胜者。
    应起奉迎礼拜问讯安施床座,
    若见年德与己等者,
    先意问讯谦下软语执手共座,不生憍慢我胜于彼。
    若见年德于己少者,
    先意软语劝以福德,教行善法心不轻慢,设其有罪终不讥刺,随所须物任以给施。
    菩萨悉于上中下众生,先意软语善法教化,以食以法而摄取之,身口意业善思惟等悉向众生。
    常作是念;‘愿我莫与一切众生作恶因缘,于诸众生不作怨想,常生亲想无瞋恚心,设有瞋者不以在意,若他瞋打当观法界,身口意业常自凝重。’
    具足十四事;所谓六方便,四恶知识,四善知识,如善生经说,常能利益今世后世,能求财物。
    得已能护,营生富足,能作福德不贪不悭,不作幻术诳惑世人,持戒惭愧,有人寄附不令生疑。
    众生见者如见真实,常近善友治国理民劝以十善,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觉则言觉,知则言知,是故菩萨,名知世间。


    云何名为菩萨学四依?
    菩萨依义不依于字,菩萨听法不为依字,唯为依义。
    菩萨摩诃萨依法不依人,知法非法,知如是法是佛所说、是长老说、是众僧说。
    若是非法,虽闻佛说,心不生信。


    复有是法非佛所说、非长老说、非众僧说。
    虽非佛说、长老僧说,是法相者闻则信受。


    菩萨摩诃萨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依了义者,不可动不可移,了义经者不生疑心。
    菩萨若于了义经中生疑心者,则可移动。


    菩萨依智不依识,何以故,修智慧者名净智故。
    是故菩萨解甚深义,虽于深义未得解了,终不生谤,是名菩萨成就四依。
    菩萨成就如是四依,了了能知世道、出世道。


    菩萨复有四道,以四道故,知一切法界得无碍智。
    四道者,即是四无碍智,知一切法界,名法无碍智。
    若知一切法性无碍智、无颠倒智,名义无碍智。
    菩萨若知一切诸法种种名字、名辞无碍智。
    菩萨若知一切法界、一切法名、一切法义说不可尽,名乐说无碍智。


    菩萨具足四无碍智,知阴入界方便十二因缘,方便是处非处方便。
    菩萨具足四无碍智,了了自知菩提之道,复能为人分别广说。


    云何名为庄严菩提?
    庄严菩提有二种:
    一者功德庄严。
    二者智慧庄严。


    如自利利他品中说,菩萨若在初阿僧祇劫,修集如是二庄严者,名下庄严。
    在第二阿僧祇劫修,名中庄严。
    在第三阿僧祇劫修,名上庄严。


    云何菩萨修集三十七品?
    菩萨具足四无碍智得方便智,以方便智故修集三十七品,亦未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知二乘所修道品,知二乘者如初品说。
    云何名知菩萨所修三十七品?
    菩萨观身循身观,作是观时,不着身相不作空相,亦知是身不可宣说,是名观身第一义,为流布故说名为身,如身余三十七品亦如是。
    菩萨摩诃萨观是身时;不作苦、不作集、不作灭、不作灭因缘道。何以故,法界不可说故。
    菩萨若能如是知苦集灭道,是名第一义修集三十七品,为流布故说苦集灭道。


    菩萨若知不以觉观观三十七品,是名舍摩他。
    菩萨若知法界真实不可宣说,是名毗婆舍那。
    菩萨舍摩他有四种:
    一者第一义舍摩他。
    二者期舍摩他。
    三者真实舍摩他。
    四者离烦恼怨舍摩他。
    菩萨具足四舍摩他知一切法界,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菩萨毗婆舍那有四种:
    一者共四种舍摩他行。
    二者远离颠倒。
    三者分别无量法界。
    四者知法界无碍。


    菩萨修集是四种毗婆舍那,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善方便?
    善方便者有十二种;内六种、外六种。
    内六种者,
    菩萨常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真实了知一切诸行,常乐系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乐为众生转于生死,真知烦恼不坏烦恼,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勤修精进,是名内方便。


    外六种者,
    能令少施得无量福,有功德者能令增长,坏佛法者能令生信。
    已有信者能令增长,未淳熟者能令淳熟,已淳熟者能令解脱。
    是名外方便。


    云何少施得无量福?
    若有众生于菩萨所闻说法已,以一把食施于饿狗,施物既少福田又薄。
    以能回向菩提道故,所得福报不可称量,有德增长者,若有众生先受八斋。


    菩萨复为分别解说,教令回向无上菩提。
    若有众生深着邪见,一月不食昼断夜食,菩萨即为讲宣正法破其邪心,教令受持八戒斋法。


    菩萨为破苦不善斋,教令受持善法斋戒。
    若有众生欲求解脱不知方便,菩萨为说中道实义离于二边。


    若有众生欲得天身投渊赴火,菩萨为破如是现苦,为说持戒现世受乐后受天身。
    若有众生为寂静故,读诵解说四毗陀典,菩萨即以十二部经,教令分别思惟其义。
    复次菩萨以世所有上妙香华供养三宝,亦教众生复令供养,自向十方无量诸佛发愿供养,亦教众生向十方佛发愿供养。
    复次菩萨常修念佛乃至念天,亦教众生令修六念。
    复次菩萨身口善业,若多若少悉施众生,亦以是法教化众生。
    复次菩萨常作是愿,一切众生所有苦事,悉集我身莫令他受,亦以此法转教众生。
    复次菩萨若有过去现在世罪,悉向十方诸佛忏悔,亦以此法教众生行。
    复次菩萨自能修集四无量心,亦教众生行四无量,有功德者能令增长,坏佛法人能令生信,已生信者能令增长,未淳熟者能令淳熟,已淳熟者令得解脱。


    菩萨摩诃萨为是四法修集六事:
    一者随他,二者无障,三者不动,四者心相似,五者报恩,六者清净。
    随他者,
    菩萨若为众生说法,先以软语随彼心语,随身口意任力惠施,令彼恭敬生欢喜之心,乐法之心然后为说,随诸众生上中下根说易解法,时节说、次第说、不颠倒说、利益说、怜愍说。
    若须神通应感化度为示神足,略能说广、广能说略、能破疑网、施其忆念、能广分别出入定处。


    若有众生不解如来甚深空义,即为开示分别演说。
    若有众生诽谤方等大乘经典,即为说法令其调伏。
    若有众生作如是言;‘如来所说无一切法无一切物,一切诸法无生无灭,犹如虚空如幻如梦、如热时焰乾闼婆城、如水中月、如呼声响。’
    以是不解法性因缘故生于怖,生怖畏故而生诽谤,言非佛经是邪见说。


    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渐渐为开修多罗义,随意而言非一切法无,以一切法不可说故,名为无法。
    以不可说性无所有故,名为无物,若初无不可说无不可说性。


    云何可说有生有灭?
    是故说名无生无灭,若无生灭即名虚空,如虚空中有无量色有无量业,诸色诸业无有障碍。
    所谓行住屈申俯仰,若无如是诸色诸业名虚空者,是则虚空不可宣说。
    若因虚空有诸色诸业可宣说者,不得说言虚空之性不可宣说。
    若彼虚空不可说者,诸色诸业云何可说。


    菩萨摩诃萨得圣智已,乃知法界不可宣说,尔时菩萨破坏邪相,言一切法有一切法可说。
    菩萨初以如是圣智教于众生,众生得已自见法性,不可宣说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一切法同于虚空。
    如幻性相非有非无,圣人亦说非有非无,幻若定有,以何因缘有时可见?有时不可见?


    若定无者。
    云何令人见种种相?实无之法不应生相?一切法界亦复如是,于诸凡夫说有名相,有名相故不得言无,第一义性不可说故不得言有,是故法界如幻有二。
    是故菩萨于诸法界,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实则知实亦说是实,是名菩萨善随方便。


    无障者,
    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作如是言:‘善男子,汝今若能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者,所须之物,若衣若食床卧病药,华香璎珞幡盖伎乐,田宅屋舍仆使乘用,资生之物悉当与汝。’
    若有众生恐畏忧惧,菩萨语言:‘汝今若能供养三宝乃至婆罗门者,我当给汝衣食所须乃至一切资生之具,亦当救汝忧惧之事。’
    若有病者亦复语言:‘汝今若能供养三宝乃至婆罗门者,我当为汝求觅良医瞻病好药衣食乃至资生之具令汝病愈。’如是众生若能信受菩萨语者,菩萨当作种种方便必令如意。


    若不受者,
    菩萨尔时则修舍心。
    若有信受,菩萨不为称意作者得罪,菩萨先教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持戒精进,为调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先受语后不受者,以怜愍故则现瞋呵非实恶心。
    若不施物不为作使非实嫌恨,为调伏故,是名无障不动。
    心相似者,
    菩萨若得自在之身,若王大臣多有眷属,先唱是言:‘若我境内及家中人,其有不能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毁戒懈怠,我当断其衣服饮食,打骂系缚闭之牢狱,若杀若摈。’
    嘱付大臣使令鉴察,知谁持戒知谁毁戒,谁能供养父母三宝,谁不供养父母三宝。
    尔时众生以怖畏故,远离诸恶修集善法似菩萨心,是名相似方便。


    报恩者,
    菩萨若受檀越衣服饮食卧具病药房舍,若多若少,或遭恐怖有人救解,或遭病苦有疗治者,或闻说法破坏疑心,菩萨摩诃萨以念恩故,悉教是等行于善法,是名报恩。
    菩萨说法众生闻已,即能供养三宝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等,持戒精进,是名报恩.


    寂静者,
    菩萨摩诃萨安住毕竟菩提地中,修集寂静菩提之道生兜术天,当知不久下阎浮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闻已悉发愿言:‘如是菩萨成佛之时,我等当于是佛法中出家学道。’
    尔时菩萨下阎浮提,托生刹利婆罗门家,为众生故舍五欲乐,出家学道修行苦行。
    为苦行者生于恭敬,破苦心故,修苦行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坏声闻缘觉菩提心故,既成道已默然而住。
    释梵天王来劝请故,梵天启请,为令众生于正法中生尊重故。


    尔时世尊即以佛眼观诸众生然后说法,佛眼观者为破恶名故,所谓众生说言:‘如来但为梵王劝请非为怜愍。’
    若以佛眼观于众生转法轮者,为破众生邪恶轮故,转法轮已集众制戒,为令众生得解脱故,是名菩萨寂静方便。
    为令众生得信心故,未入佛法者令得入故,未熟众生令得熟故,已熟众生得解脱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摩呵般若网

GMT+8, 2024-11-21 16:50 , Processed in 0.058719 second(s), 20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