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呵般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3|回复: 0

持心梵天所问经:将来之世当有比丘,不能慎身,不护禁戒,不能制心,不精智慧,而当讲说,发生苦谛谓趣习谛,驰骋于斯,坏于三有诸所生处,又说当求行于径路,是谓二谛驰骋其行。 是等愚騃,吾则名之异学伴党,非佛弟子,非我声闻,志趣邪径,破坏正谛,而自放逸。

[复制链接]

1074

主题

0

回帖

340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405
发表于 2023-7-29 18: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复告持心梵天:“如来已度世间境界,示世俗教习乐于俗,欲度于世乐灭方俗,是谓世间之五阴也。
    其自念言:‘世我所度,灭尽于世。’
    求于五阴,游于道者,则名曰二所慕之径。


  “复次,梵天!所以名曰五阴者何?
    其五阴者方俗言耳,求诸见故舍受方俗,其所见者自然之想,斯则名曰为灭尽也。
    灭尽向道不受诸见,则为灭俗欲向正道。
    是故,梵天!佛说斯言,世有三刺之门及三重担,习俗于世灭于世灭,尽于世间而求度脱。”






  于是,持心梵天白世尊曰:“假使如来说四谛事,谛何所归?”


  佛告梵天:“是为苦谛、习谛,斯非圣谛,是为尽谛、向道之谛,斯非圣谛。
    所以者何?假使诸苦为圣谛者,一切牛马骡驴犬豕,畜生伴党悉获圣谛。
    若以诸习为圣谛者,一切五趣所生群黎,当获圣谛。
    若以苦尽为圣谛者,一切众生见断灭事,便当悉除获致圣谛。
    至由道谛一切有为,悉当获致贤圣之道,势力圣谛。
    以是之故,梵天!观察苦习尽道,以为圣谛,其有晓了苦无所起,斯谓圣谛。
    其人行习者不为圣谛,其灭尽法不起不灭,斯谓圣谛。
    假使平等一切诸法,而无有二等于径路,斯贤圣谛。”


  佛告梵天:“所以曰谛,无有虚者。
    何谓为虚?
    自计有身,而念有人,而备有寿,而言有命。
    著于男女,猗于三有,离于所有,恃于所起,依于所灭,受于生死,怙于泥洹,是谓为虚。
    此诸所受,于诸所受,无所依倚亦无所求,斯谓为谛。


  “欲除苦者则名曰虚,灭于习者斯亦为虚,吾当尽证是亦为虚,修行径路亦复为虚。
    所以者何?佛所教化八道品者,若四意止,斯亦谓虚。”


  又问:“何谓佛之所教所当思者?”


  答曰:“无意无念,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斯乃名曰佛之所教所当思者。
    为四意止则无所住,不处诸想,已不住于一切想者,则住真际。
    已住真际,则无所住,意无所处;意有所住,则为不实,名曰为虚。
    以是之故,当作斯观,无实无虚乃为圣谛。
    审者为谛,所谓谛者,无所生无所谛。
    如来虽兴为无所起,如来不住于法性及与泥洹也,亦无生死常审谛定。
    所以者何?其圣谛者,无有生死,亦无泥洹。”








  佛言:“梵天!若有顺时证斯四谛,名曰正谛。”


  佛告梵天:“将来之世当有比丘,不能慎身,不护禁戒,不能制心,不精智慧,而当讲说,发生苦谛谓趣习谛,驰骋于斯,坏于三有诸所生处,又说当求行于径路,是谓二谛驰骋其行。
    是等愚騃,吾则名之异学伴党,非佛弟子,非我声闻,志趣邪径,破坏正谛,而自放逸。
    吾处道场佛树下时,不归诚谛,亦无虚妄,佛于诸法,亦无所趣。
    以是之故,求如来法勿观二事,勿言有二,为二问也。”


  白曰:“不敢也。天中天!”
    答曰:“是为颠倒迷惑之道,不能蠲除一切所趣。”


  于是持心白世尊曰:“如来之法而无颠倒,亦无所得。
    所以者何?如来逮成佛时,所号名曰平等觉者,为何谓耶?”
    答曰:“于梵天意所察云何?佛所说法,为有为无?为实为虚?”


    答曰:“为虚,天中天!无所有也,安住至圣。”


  又问梵天:“其虚无法,为有所住,为无所住?”
    答曰:“天尊!其虚无者,亦无所住,亦无不住。”


  又问:“云何,梵天!而于诸法,亦不有住,亦不无住?”
    大圣报曰:“云何得道?”答曰:“彼无得道。”


  告曰:“梵天!如来坐于树下,处在道场,晓了欲尘,所处颠倒,本常清净,空无自然。
    所晓了者,如无所了,亦不不了。
    所以者何?以是之故,吾所了法,逮正觉者,无见无闻,无念无知,无受无著,亦无所趣,皆以超越一切诸性,无言无辞无字无句,亦无言教。
    如是,梵天!诸法如空,而尔欲得逮诸法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又复,世尊!诸佛大圣甚不可及,至未曾有,具诚谛法。
    诸佛世尊至有大哀,分别晓了寂然之法,而以文字为他人说,其有信乐如来说法,立诸德本具足所当,斯等众生,则于诸佛无有罪咎。
    所以者何?一切世间悉共信之志无所著。


    又,天中天!世人信法,法是我所,倚俗着法。
    法无实无虚,无法非法,而世俗人依倚泥洹,于斯察之无有终始,亦无泥洹,俗倚善德,无有善德,亦无不善,俗倚安乐,无苦无乐,俗倚佛兴,佛亦不生亦不灭度。


  “又复说法,当得审谛显扬圣众,以无为事而为审谛,其经典者于世可信。
    譬如假喻从水生火、从火出水,悉因缘合。”


  佛言:“如是,觉了尘欲则成佛道所由因缘。
    所以者何?如来所因觉了尘劳,成正觉者无逮正觉,既有所说而不见色,亦无所念,亦不造二,亦无所证,不得灭度,亦无寂然。”




  “唯然,世尊!若族姓子、族姓女,设有晓了信斯法者,则能蠲除一切诸见而得解脱,当为稽首归命作礼,奉若如来。
    于过去佛,已为造行则为善友,所见摄护志乐微妙,殖众德本,已为逮得安谛之藏。
    揽持法府则灭众罪,建立道业则致贵姓,总持如来言教之宗则为大施,放舍尘垢则护戒力,无爱欲力则致忍力,无疆恚勇为精进力而无懈厌,为禅定力弃除罪业,为智慧力舍离邪见,一切诸魔莫能回动,仇敌怨仇无能得胜。
    终不诳惑于世间人,所言至诚,讲说晓了,诸法本净则为真实,说究竟法则为如来之所摄护则乐仁和,游居安处则为财富,于贤圣业则知止足,于贤圣行善见长养,殷勤供事则当见信度于彼岸,为志脱者而勖励之。
    乐得脱者即令勉济,无所依者而使凭附,乐无为者从得泥曰,乐于道者为具敷弘,慕超越者而为示现,又诸方术则为医王,一切病者为设良药,致于智慧则为力援,逮获𠢕势以为欢乐得出自在,不依因人亦不从受,无有恐惧衣毛不竖。


  “如师子步致得妙乘,为如神龙安和其心,犹如调象游在众中,若如神仙则致勇猛,降伏怨敌游于大会,志强无惧意果自恣而无所畏。
    所说正谛悉无有难,蠲尘劳法如月盛满,智慧光明如炬远照,如日之升无所不耀,灭除众冥若如锭燎,离于诸着无有增减,持行如地众生仰活。


  “犹若良田百谷滋殖,洗一切垢譬若如水,灭除诸想犹若如火,于一切法而无所著犹若如风,不可动摇如须弥山,志性坚强犹若金刚铁围之山,诸外异学莫能当者,声闻缘觉无能及者。
    以法等味譬若如海,则为度师,蠲除一切尘劳之渴,慕求经法未曾厌足,则于智慧而无充溢,则为圣皇而转法轮。


  “颜貌姝特如天帝释,心得自在有如梵天,演法雷震犹如天阴,为雨甘露如澍洪泽,则得长益根力觉意,则得超度生死之患,便得进入于佛圣慧,则得逮近致佛正道,当获博闻无有伦匹,以过于量悉无有量,智慧辩才而无等侣,逮得总持志性坚强,意达聪明睹群生性。


  “循观诸法其志果畅,常行慈愍哀世间人,已得超度世俗之事,行无所著犹如莲华,不为俗法之所染污,诸明智者悉爱敬之。
    诸博闻者多信从之,为众智士常所恭顺,诸天世人悉奉事之,诸禅思众稽首为礼,诸贤圣众咸来宗侍,声闻缘觉所共钦嘉,则好远离土地之行,则无谄饰不贪利养,威神巍巍履贤圣迹,端正殊雅色貌难及,威曜光光不可称究,则以相好而自庄严,则能执持佛之言教,则能顺护诸法训典,亦能奖济贤圣之众,便常逮见诸佛正觉,因当速成诸佛之眼,而为诸佛所见授决,则当获致具足三忍。寻当得座于佛树下,便能降伏魔及官属,得诸通慧而转法轮,则能兴发造诸佛事,趣于深法不恐不畏不难不懅。


  “唯天中天!吾于一劫若复过劫,咨嗟显扬斯正士等,不能究竟得其边际所行至德,诸佛之道深妙若兹,难受难解不可睹见难晓难了。
    若有受持而讽诵读,便复奉行,若能广演普分布者,于彼法说,则能立众第一笃信。”






  佛告梵天:“仁所咨嗟诸正士者至真之德,安能究尽?不能及知如佛所究。
    如来则以无碍之慧申畅其德,尔乃达了究尽之耳。
    如来所说句议旨趣,斯诸正士悉当了达,而普顺从不为逆乱,所为至诚不为迷惑,悉建正议志不驰骋,于严饰事晓如应辞,犹若如来所演言教,譬若大圣讲诚谛法,又若如来所说法者,复超于此严饰章句,不能究尽觉了所有,无循无逆无制无通,尔乃达识而不放逸在于严饰,不循言辞之所知也。
    设无言辞,则是如来说法之辞,如来所可讲说经者方便宣法,如来加以兴无极哀,而为众生敷陈经典。”


  佛告梵天:“假使菩萨能分别了如来五力所因疗治,是为菩萨,则能建立造诸佛事。”


  又问世尊:“何谓如来五力所疗?”


  大圣答曰:“谓法言辞入如应说,善权方便光显于法不失句义,分别道迹入于大哀。”


  佛言:“梵天!是为如来五力所疗,一切声闻缘觉之等所不能及。”


  又问世尊:“以何言辞如来演教?”


  世尊告曰:“过去当来现在之教,欲尘之语颠倒之言,世俗度世,有漏无漏,所著无著,有罪无罪,所有无有,我人寿命逮造证辞,周旋生死灭度之辞,是为,梵天!诸所言说斯众辞者。
    观辞如幻无所成故,观辞如梦见无实故,观辞如响报应缘对声故,观辞如影现缘合有故,观辞如镜像照现故,观辞如形印之有故,观辞如㷿颠倒见故,观辞如空所有尽故,观辞无言不可得故。”


  佛语梵天:“假使菩萨能晓了此诸法言辞,是菩萨者乃能讲说诸法言辞。
    又于诸法无所依倚,以无所倚则能逮得无碍辩才,以能逮得无碍辩才,则能为诸挂阂之众显曜平等,亦与同处讲说经法而不质阂,于一切辞不坏法性,游诸言辞及所破坏悉无所倚。


  “设使,梵天!如来所说,显无言辞则为讲法。
    梵天!欲知何所菩萨而于如来行诚谛事?善权方便于斯?
    梵天!如来于尘而现结恨,又于结恨而现尘劳,菩萨悉当晓了彼趣。


  “何谓,梵天!如来于尘而现结恨?
    尘劳自然等无差特故,又于结恨而现尘劳,依于结恨而行惠施泥洹清净,谓诸愚戆不能晓了众恼之患故。
    又彼菩萨,晓了所有布施之事,后世大宝故,则无所趣。
    无所趣者则曰无为禁诚泥洹,悉无所有亦无所行故。
    忍辱无为虚无所有故,精进无为遵修意故,禅思无为无所悦故,智慧无为逮得相故。
    于欲离欲之本际者法性无欲故,瞋恚本际计于法性无结恨故,愚痴本际计于法性无愚痴故,生死无为之本际者则无所生,其无为者不倚生死,至诚虚妄所见言辞,虚妄至诚则致慢恣。


  “复次,梵天!如来次第而因真谛,随其因缘而计有常,知有吾我则为蠲除非议之事,其邪见者而无笃信,兴造反业令知反复,去于无信悉除所愿。
    邪见身者如来悉知,便为斯等分别说之,见所应者如来则为说诚谛教。
    假使众生弃捐贡高自大事者,如来则以已诚谛教而讲说之。
    是为,梵天!如来、至真至真言教,菩萨于彼则当晓了斯方便行。


  “设使归此一切所说权方便者,如来兴者便得解脱。于非邪事而笃信者,则见诸色之所报应而起众生,便因如来得解脱也。
    若演法身便为如来真谛之辞,解脱邪法而行笃信,因法而度敬文字者,众生之类不为说此,解邪见法未曾信斯,亦无所得亦无差别。
    言有泥洹则为邪信;处于颠倒尘劳无为无有灭度,斯则为信而得解脱,无所生法不坏诸法。
    言有人者则为邪信,入于寂然而欲度者便无有人,其邪信者即自解脱真谛之事。








  “是故,梵天!于斯菩萨,不能晓了真谛言辞权方便者,于一切音无所恐畏,为无量人众生之类,开导利义。
    于彼,梵天!如来、至真以何方便,为众生说法?
    其布施者得大富有,持戒生天,忍辱端正,精进获明,若禅思者致悦不乱,学智慧者灭除尘劳爱欲之着,若博闻者疾逮智慧,行于十善乃得处天及在人间,行慈悲喜护致升梵天,观察寂然澹泊获果致逮学地,得不学地缘觉之地,清净众祐佛之道地,所示现慧无有边际,等于泥洹灭一切苦。”




  佛言:“梵天!吾则应时善权方便,为诸众生布告显示,如是像法,如来未曾心怀众想,计吾我人寿命也。
    如来所行亦无所得,亦不悭贪亦无所施,亦不持戒亦不毁禁,亦不忍辱亦不瞋恚,亦不精进亦不懈怠,亦不禅定亦不乱意,亦不智慧亦不愚痴,亦无有道亦不灭度,亦无所安亦无众患。”


  佛言:“梵天!教化众生使令精勤专修奉行,所因精勤专修奉行,当入斯法如本志愿,或有获致道迹、往来、不还、无著至于缘觉,若复得入逮成无上正真之道,至无为度,是为,梵天!如来、至真善权方便,而为众生敷陈经典。


  “彼又菩萨当为众生善权方便,兴说大哀,常以正法而奖济之。
    何谓如来之所说者?
    法无有眼亦无有脱,耳鼻口身意亦复如是无有脱者。
    所以者何?眼者则空而无有吾亦无我所,则悉本净,耳鼻口身意亦复如是,彼则为空,便无有吾亦无我所,则悉本净。”








  佛言:“梵天!是为一切悉归脱门,有所归趣为之眩惑,色声香味细滑法,其六事者亦复如是,一切诸法皆悉为空,无想无愿无起无灭,亦无有住亦不不住,所可谓者意不住生,本净自然澹泊寂寞。”


  佛言:“梵天!如来一切悉以文字演为脱门,或以等御痴騃之句,普顺文字,心当观之为真谛教,如来一切所可分别悉至解脱,敢可说者悉诚谛句。
    如来说经无有尘劳,所演法者皆无解脱归灭度也,是为如来所说典籍,斯谓菩萨所当学者。”


  佛告梵天:“如来、至真以何方便遍修大哀,而为众生讲说法乎?
    如来则以三十二事有所发遣,而加大哀济于众生。
    何为三十二?
    无有吾我,于一切法令众生类解信无身,如来于彼而兴大哀(一);
    于一切法众生无受而反有人,如来于彼兴发大哀(二);
    一切诸法则无有命,而众生反计有命,如来于彼兴显大哀(三);
    一切诸法而无有寿,而众生反计有寿,如来于彼兴显大哀(四);
    一切诸法为无所有,而众生反计有处所,如来于彼兴显大哀(五);
    一切诸法都无所依,而众生反有所倚着(六);
    一切诸法悉为虚无,而众生反志有所乐(七);
    一切诸法悉无吾我,而众生反计有吾我(八);
    一切诸法悉无有主,而众生反专志贪受(九);
    一切诸法悉无可受,而众生反依倚形貌(十);
    一切诸法悉无所生,而众生反著于所生(十一);
    一切诸法悉无有没,而众生反贪于生死(十二);
    一切诸法悉无欲尘,而众生反没溺尘垢(十三);
    一切诸法悉无贪欲,而众生反为所染污(十四);
    一切诸法悉无恚怒,而众生反怀胁结恨(十五);
    一切诸法悉无愚痴,而众生反为之迷惑(十六);
    一切诸法悉无所从来,而众生反乐倚所趣(十七);
    一切诸法悉无所趣,而众生反依于终始(十八);
    一切诸法悉无造行,而众生反务建所修(十九);
    一切诸法悉无放逸,而众生反驰骋纵恣(二十);
    一切诸法悉为空静,而众生反处于所见(二十一);
    一切诸法悉为无想,而众生反想行为上(二十二);
    一切诸法悉无有愿,而众生反志于所侥(二十三);
    已为远离若干种事,有所受者,世俗所怙瞋怒结恨,所获患厌不与怨敌而集会也,及诸不忍处于仁和(二十四);
    遵修颠倒为世所习游于邪径,则能弃除所生之处(二十五);
    彼则无有审道所趣,则为烦愦得于财利世俗所依,则而志慕一切资业,当以抑制诸无厌欲,即使具足贤圣之货,信戒惭愧闻施智慧,建立于此具足七财(二十六);
    吾谓众生为恩爱仆,以无坚要为坚要想,财业家居妻子之娱便无有安,所以谓之为恩爱仆,众生之类无有坚要为坚固想,当为讲说计有常者,为现无常(二十七);
    吾谓众生求财利业,则为仇怨,而反谓之为是亲友,吾为建立显亲友行,而为蠲除勤苦之患,究竟灭度(二十八);
    吾谓众生以反邪业,各各处于若干言教,当为讲说清净微妙无业之命,分别说法(二十九);
    吾谓众生为诸尘垢而现污染,于家居事多有患害扰攘之务,而为说法当令出去等度三界(三十);
    处于所作一切诸法,因贪起住众缘所处诸立之相,众生于彼而修懈废,当为说法至圣解脱,劝令精进为度坚要,而说经法悉使获安,又加于是而复反舍无阂之慧(三十一);
    最尊灭度志于下贱声闻缘觉,当为显示微妙之行,如来因此则于众生兴阐大哀(三十二)。”


  佛告梵天:“是为三十二事,如来开导顺化众生,敷弘大哀;斯为如来谓行大哀。”


  佛告梵天:“若有菩萨奉行于斯三十二事,合集大哀,如是菩萨为大士者,名大福田,为大威神,乐于巍巍至不退转,为众生故而造立行。”


  佛说此大哀法门品时,三万二千人发无上正真道意,三万二千菩萨得不起法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摩呵般若网

GMT+8, 2024-11-22 01:54 , Processed in 0.057963 second(s), 20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