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曰:关于六根的能知境界的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考量:一是以取境界为基础,二是在境界之间没有间隔。 如果从取境界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六根都能达到境界。 如果从无间的角度来看,则有三种情况达到无间,而另外三种情况则没有达到。 三种达到的情况指的是鼻根、舌根和身根。 而三种未达到的情况指的是眼根、耳根和意根。 问:“如果眼、耳根和意根不达到,为什么能听到近距离的声音却看不到近距离的颜色?” 尊者答:“那个领域的法是如此。” 还有说,眼根能接触到远距离的境界,由于距离太近而无法看到。 问: “耳根可以接收来自远处的声音,为什么还能听到近处的声音呢?” 答:“如果将一根铮筹接触黑色瞳仁上,并将近处物体放到黑瞳前,因为离的太近而无法看到。 同样,如果将声音传达到耳根微尘上,也将听不到。 尊者说:“眼睛看到近处,是因为眼睛所蒙上的光明,会遮掩黑暗。所以,眼睛无法看到黑暗的东西。 同样地,耳根因为接触到空气才能听到声音; 鼻根因为受到风而能嗅香; 舌根因为接触到水而能辨别味道; 身体因为接触到坚实的地面而能感觉触觉; 意根则是通过对某种对象的观察而能认知相应的法。” 问:“能有一微尘作所依,一微尘为境界,能生识不?” 答:不对,为什么呢?这五种识身依赖于有对缘、积聚缘、和合缘。 还有一个说法是,眼识以自己的对象为界限,取决于自身和对方的分别;耳识也是如此; 意识取决于自己和他者的分别,依附于自己和他者所界定的范围; 鼻舌身识则依附于自己和分辨出的对象。 还有一个观点是,眼识依附于自界和他界的有界性,耳识也是如此; 意识则依附于自界他界知觉领域的范围;而其他三种识依附于自界和他界(指这三界)。 再有一个观点是,眼识依附于无记(无色、无愿、无觉知)的三种对象为依托,耳识也是如此; 意识依附于这三种对象,而其他三种识则依附于无记的对象。 还有说,眼识依赖于近的对象和远的对象;耳识也是如此; 意识依赖于近的对象和远的对象并且直接与其相关联; 而其他三种识则依赖于近的对象。 为什么呢?当三种尘和三种依合而凝聚时,三种识就会产生;如果不合并,就不会产生。 还有说,眼识有时根据较大的对象依附于较小的范围,或根据较小的对象依附于较大的范围,或根据相应的对象而依附于相应的范围。 所依大所缘小的例子是看见物体的毛末端; 所依小所缘大的例子是看见巍峨的山; 所依所缘等的例子是看见蒲桃珠。 耳识同样如此,而意识作为所依的对象的大小没有区别,但所缘的对象有大小差异。 其他三个识也是如此,随着味觉、触觉和身触觉等尽可展开。 或有远或近的颜色可以视为境界,也可以视为非境界;颜色的远近都非境界,也非非境界。 为什么有色虽然远却是境界呢? 例如,四天王宫殿远离人眼无法见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是境界,因为由于距离遥远,人眼无法看见而已。 而不远的却不是境界的例子是梵天存在于此,人眼也无法看见。 又有一种情况是既远又不是境界,如梵天自自己的宫殿内观察周围,不算远也不算非境界。而既不远也不是境界则有待除外。 尊者说:"色具有四个特征,因此无法看见极近、极远、极微细的遮色物" 伽毗罗的弟子提出:色具有八个特征,不存在临近、远离的极限。 因而,如果根恶衰弱,取决于意识,那么极微细的干扰会覆盖其觉知,所以无法看见。” 问:“限根为有筋骨皮肉不呢?” 答:“不是的,眼根等有筋骨皮肉是因为它们所居的是净四大,而称骨等的是指四入的身体,即色香味触。 |
GMT+8, 2024-11-21 14:23 , Processed in 0.033344 second(s), 15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