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呵般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摩呵般若网 门户 择根次递 九次禅定 查看内容

八智:法智、比智、他心智、等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

2023-10-24 20:45| 发布者: 释妙悦| 查看: 289| 评论: 0

摘要: 八智是包含了一切智慧的综合说法,二智虽然也包含了一切智慧,但只是简略的表述,而十智则更为广泛地讲述。
 
  问:“为何尊者在这个论述中,使用八智作为论点?”

  答:“尊者有如此欲望、如此可行性与如此意愿,以八智作为论点,顺应其欲望,也不违背法相,立八智作为论点。
  其他也在此处立八智作为论点。
  如《定智揵度中说》所述,或欲以二智作为论点,即立二智:他心智与念前世智。
  《根揵度中说》立法智与比智。
  《定揵度中说》立尽智与无生智。
  或欲以四智作为论点,即立四智。
  如《根揵度中说》所说,若苦智,是苦无漏智吗?乃至若道智,是道无漏智吗?或欲以十智作为论点,即立十智,顺应其所知。
  譬如陶师以了解泥团的方式放置在轮上,随其所愿,创造各种物品,不损害其能力,尊者也如此。
  以闻、思、修、慧,排除所知的错误,顺应其所愿而作论,不违背法相,也如此。”

  “再次不应求此尊者为什么立八智呢?” 

  原因在于,此是佛经,佛经说八智,法智乃至道智。
  此尊者以佛经是此论根本因缘故,依八智而作论。
  彼尊者无力,于八智中,减一智说七智,增一智说九智。
  原因在于,佛经无有增减,无增者无增可减,无减者无减可增,如无增无减,无益无损,无量无边。
  无量者,是指无量的义理。
  无边者,指无边的表达方式,就像大海水无量无边。
  无量者深无量,无边者广无边,一切佛经也是无量无边的。
  无量者,义理是无量的,
  无边者,表达方式是无边的。
  就像舍利弗等者和百千论师们,为了理解佛经的两句义理,创造了百千那由他论,尽其觉性退还却不能够达到佛经两句义理的边际,无法到达彼岸。

  问:为什么彼尊者在众多智慧中,选择依八智而进行论述,而不是其他的智慧,如二智、四智或十智?

  答:八智是包含了一切智慧的综合说法,二智虽然也包含了一切智慧,但只是简略的表述,而十智则更为广泛地讲述。
  此外,如果从智慧的数量、修习和现前的角度来说,援引八智作为论述的依据。
  另外,这八智也是智慧的本性,也是见性,其中的尽智无生智虽然是属于智慧的本性,但并非见性。
  此外,若智慧是指有欲无欲的人身中可以获得的智慧,那么依此智慧进行论述,尽智无生智是可以在无欲人身中获得的。
  同样地,若智慧是指学无学的人身中可以获得的智慧,那么依此智慧进行论述,尽智无生智是可以在无学人身中获得的。
  就像学无学,所做已做,未放下重担已放下重担,未得到利已得到利,有所求无所求,当知也是如此。

  关于彼尊者是否依据刹那顷一智进行论述,如杂揵度所说,是否具有一切法的知识?

  答:不知,如果依据十智进行论述,这样的论述是不成立的。
  如果依据九、八、七、六、五、四、三、二智进行论述,这样的论述也不成立。
  甚至依据一智刹那顷进行论述,这样的论述也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呢?因为初智刹那顷时,不知道自体相应共有的法,只有在第二刹那顷时,才知道前一智相应共有的法。

  问:“为什么彼尊者选择依据刹那顷一智进行论述呢?”

  答:“不知,有说一智包含了一切智慧,即法智并非如法智,因为它是法体的本质;
  或者说二智包含了一切智慧,包括有漏智、无漏智、缚智、解智、系智、不系智;
  或者说三智包含了一切智慧,包括法智、比智、等智;
  或者说四智包含了一切智慧;
  前三智还增加了他心智;
  或者说五智包含了一切智慧,包括等智、苦集灭道智;
  或者说六智包含了一切智慧,前五智还增加了他心智;
  或者说七智包含了一切智慧,除他心智;
  或者说八智摄取了一切智慧,同时增加了他心智。”

  问:“若八智摄取一切智慧,那么又有八种智慧,包括法住智、涅槃智、生死智、漏尽智、念前世智、愿智、尽智、无生智。如何摄取呢?”
  答:“虽然还有另外八种智慧,但它们也被这八智所包含,因为这八智完全存在于前面八种智慧中。”

  问:“这八种智慧如何存在于前八种智慧中?”

  答:“住名诸法因三界上中下果在因中住,若了解这种智慧,称为因智。
  因智是四种智慧的本性,包括等智、法智、比智、集智、涅槃智,也是灭智,也是四种智慧的本性。
  等智、法智、比智、灭智、生死智是旧阿毗昙的称呼,是罽宾沙门所说的,它们是一种智慧,称为等智。
  尊者已经这样说过,生死智是四种智慧的本性,指的是法智、比智、等智和苦智。”

  评:关于这八种智慧如何存在于前八种智慧中,存在不同的说法。
  有说,一等智指的是漏尽智,因为人可以在人身中获得它,所以称为漏尽智。
  还有说,一等智是指十种智慧的本性。
  还有说,漏尽智是指缘漏尽处的智慧。
  另外有说,漏尽智是四种智慧的本性,即法智、比智、等智、灭智、念前世智。
  旧阿毗昙的罽宾沙门曾经这样说过,它们是一种等智。
  尊者也曾经这样说过,它是六种智慧,除了灭智、他心智和非他心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因为他心智是与现在法相关的,而非灭智是与无为法相关的。

  评:应该这样说,愿智是一种等智,尽智和无生智是六种智慧,包括法智、比智、苦集灭道智。
  因为如此等种种情况,八种智慧包含了一切智慧。
  尊者曾经说过,应该说一种智慧,即决定智。
  为什么呢?因为决定定义是智慧的本质,而这种决定有有漏、有无漏、有缚、有解、有系、有不系。
  有漏是指等智,是缚,是系;
  无漏智是指解,无系;
  或者是对治欲界,
  或者是对治色无色界。
  如果是对治欲界,那就是法智。
  如果是对治色无色界,那就是比智,这是这三种智慧。
  如果了解他心的法、心的数法,那就是知他心智,它是无漏的决定智。
  或者进行苦的四种修行,甚至进行道的四种修行,如果进行苦的四种修行,那就是苦智。
  如果进行道的四种修行,那就是道智。

  问:“如果是这样的话,只有三种智慧:法智、比智、等智。”
  答:“是的,只有三种智慧,即法智、比智、等智。”

  问:“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设立八种智慧?”

  答:“因为有五个原因,第一是对治,第二是方便,第三是自体,第四是行,第五是缘行。
  对治指的是法智和比智。
  方便指的是他心智。
  自体指的是等智。
  行指的是苦智和集智。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智慧的行为和缘起不同。
  同缘行指的是灭智和道智。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智慧的缘起和行为不同。
  因为这五个原因,设立了八种智慧。
  尊者婆摩勒曾经说过:对治四种愚昧,所以设立了八种智慧。
  四种愚昧指的是界愚、心愚、法愚、谛愚。
  对治界愚指的是法智和比智。
  对治心愚指的是他心智。
  对治法愚指的是等智。
  对治谛愚指的是苦集灭道智。
  这是智慧的体性,甚至可以广泛解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摩呵般若网

GMT+8, 2024-11-21 14:23 , Processed in 0.042270 second(s), 15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