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呵般若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白话楞严经卷第八

2025-3-26 14:58| 发布者: 释妙悦| 查看: 10| 评论: 0

摘要:   阿难!众生各自属于十二种颠倒,就像揉眼睛时花朵乱开一样,颠倒的妙圆真净明心,具备了如此虚妄的混乱思维。  现在你修证佛三摩提,就是要消除这种根源所产生的混乱思维,按照三个渐次逐步进行。  就像从净 ...
 

  阿难!众生各自属于十二种颠倒,就像揉眼睛时花朵乱开一样,颠倒的妙圆真净明心,具备了如此虚妄的混乱思维。
  现在你修证佛三摩提,就是要消除这种根源所产生的混乱思维,按照三个渐次逐步进行。
  就像从净器中清除毒蜜,用各种汤水和香料清洗干净,最后储存甘露一样。
  你问什么叫做三种渐次呢?首先是修习,消除助因。
  阿难!世界上的十二种生物都依赖四种食物生存,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所以佛说一切众生都依食物而存在。
  众生因为食物而生,因为毒食而死。
  所以,修行三摩地的人应该戒除世间的五种辛辣蔬菜。
  这五种辛辣食物,熟食会引发淫欲,生食会增加愤怒。
  世间食用辛辣之人,即使能够背诵十二部经典,十方天神也会嫌弃其气味恶臭而远离。
  饥饿的鬼魂则因为吃这些食物而依附于他们的嘴唇。
  他们的福德日益消耗,没有长久的好处。
  这些食用辛辣之人修行三摩地时,菩萨、天神和十方善神都不会来保护他们,而是大力魔王以此为机会,现身成佛来传授佛法。
  他们并非在毁灭和违反戒律的称赞中,命终之后自然成为魔王的侍从,受到魔王的奖赏,最终堕入无间地狱。
  阿难!修行菩提的人必须永远戒除五种辛辣食物,这就是第一种增进修行的渐次方法。

  什么叫做正性呢?
  阿难!众生如果要进入三摩地,首先要严守清净的戒律,永远戒除淫欲,不食用酒肉,以火净化食物,不吃生气。
  阿难!修行人如果不戒除淫欲和杀生,就无法摆脱三界的束缚。要时常观察淫欲,就像看到毒蛇或者见到敌人一样,首先要持守声闻四弃和八弃的戒律,保持身体的静止。
  然后要遵守菩萨的清净戒律和仪轨,保持心境的平静。
  当禁戒得到成就之后,在世间就不会再有相生相杀的业果,不会再有偷窃和负累的行为,也不会再还清宿债。
  修行清净的人修行三摩地,不需要借助天眼,就能自然地观见十方世界,见到佛听闻佛法,亲近圣旨,获得大神通,游历十方世界,宿命清净,没有艰险。
  这就是第二种增进修行的渐次方法。
  什么叫做现业呢?
  阿难!清净持戒的人心中没有贪欲,对外界的六尘不会过于沉迷,因为不沉迷于外境,心自然回归本源。
  尘世的纷扰不再依附于根本,反而全身心地运用于六度不行,十方国土变得明净,就像琉璃中悬挂明月一样。
  身心感到愉快,圆满平等,获得大安隐。
  一切如来的密圆净妙都在其中显现,这个人就获得了无生法忍。
  随着渐次修行,根据个人的发展,可以安立圣位。
  这就是第三种增进修行的渐次方法。

  阿难!善男子如果想爱慕干枯的境界而不依附其中,现前的残余不再继续产生,执持心境虚明而纯粹,智慧的本性明亮如圆莹的十方世界,这样的智慧被称为干慧地。
  如果想修习初阶干慧而未与如来法流水接触,就以这样的心境中流入圆妙的开展中,从真实的妙圆中再次发展真实的妙圆,妙信常驻,一切妄想都灭尽无余,这种中道纯净的心境被称为信心住。
  真实的信心明了一切圆通,阴间、处间、界间都不能成为阻碍。
  从过去到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都显现在眼前。
  善男子都能回忆起来,不会忘记,这种状态被称为念心住。
  妙圆纯净的真精发挥化用,无始的习气通向一精明,只有以精明进趋真净,这样的心境被称为慧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静深沉,寂妙常凝固,被称为定心住。
  定心的光明发现明亮的本性,深入其中,只进不退,被称为不退心。心境进展安稳,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的气息交接,被称为护法心。
  觉悟明亮地保持,能以妙力回向佛的慈光,向佛安住,就像两面镜子互相映照,其中妙影重重相互融入,被称为回向心。
  回向心的光明被融合,获得佛的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到无遗失,被称为戒心住。住于戒律自在地游历十方,随愿所往,被称为愿心住。
  阿难!善男子以真实的方便发展这十种心境,心境的精明发挥涉及十种运用,圆成一心,被称为发心住。
  心中发现如净琉璃,内部显现精金,以前的妙心融入其中,被称为治地住。
  心境涉知一同获得明了,游历十方不受阻碍,被称为修行住。
  修行与佛共同受佛的气息分,就像胎儿自己寻求父母一样,阴间的信仰通向如来的种子,被称为生贵住。
  既然游历道路,胎儿亲自接受觉者的子嗣,就像胎儿已经成为人一样完整,被称为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境也相同,被称为正心住。身心合一不断增长,被称为不退住。
  十个身体的灵相一同具足,被称为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被称为法王子住。
  表现得像国家的大王一样,将各国事务分派给太子,如同刹利王的世子成长并接受灌顶,被称为灌顶住。

  阿难!善男子成为佛子后,具备了无量如来的妙德,十方世界随顺顺应,被称为欢喜行。
  善于利益一切众生,被称为饶益行。
  自觉觉他不违拒,没有嗔恨之心,被称为无嗔恨行。
  种类出生贫穷或未来境遇不同,但在三世间平等,通达十方世界,被称为无尽行。
  在一切合同中,不管是哪种法门,都能无差错地实现,被称为离痴乱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现出众多的异相,每一个异相都能看到各种相同之处,被称为善现行。
  如此一直到十方虚空都被微尘满足,每一个尘中都现出十方世界,现尘现界没有相互阻碍,被称为无著行。
  所有这些现前的境界都是第一波罗蜜多,被称为尊重行。
  如此圆融能够成就十方诸佛的轨则,被称为善法行。
  每一个境界都是清净无漏的,真实无为的本性自然显现,被称为真实行。
  阿难!善男子在满足神通成佛之后,纯洁精真远离一切困扰,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归无为的心向涅槃之路,被称为救护一切众生离开众生的回向。
  摧毁可摧毁的,远离一切离散之境,被称为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被称为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现地如同佛地,被称为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而无障碍,被称为无尽功德藏回向。
  在与佛地相同的境界中,各个地方都生发清净的因缘,依据这些因缘发挥取得涅槃之道,被称为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正的根本既成,十方众生都是本性的体现,性圆成就不会失去众生,被称为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使一切法离开了一切相,只是即与离的二者都不执著,被称为如相回向。
  真正地得了所求的十方无碍,被称为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满法界的广度和灭尽,被称为法界无量回向。

  阿难!善男子尽是清净的四十一心,然后达到四种妙圆加行。
  首先以佛的觉悟为自己的心境,无论是出还是未出,就像钻入火中的木材一样,被称为暖地。
  然后以自己的心境成为佛所踏的道路,就像登上高山一样,身体进入虚空而下方没有障碍,被称为顶地。
  心和佛的境界相同,善于中道修行,就像忍耐事情的人既不执著也不放弃,被称为忍地。
  数量销灭,迷惑和觉悟都没有目标,被称为世界第一地。
  阿难!善男子在大菩提中通达,觉悟和如来一样完全达到佛的境界,被称为欢喜地。
  异性进入同性也消失了,被称为离垢地。
  极度清净而明亮产生,被称为发光地。
  觉悟极度明亮而充满,被称为焰慧地。
  一切同异都无法到达的境界,被称为难胜地。
  无为真如的本性纯净明亮显现,被称为现前地。
  达到真如的境界,被称为远行地。
  一心专注于真如,被称为不动地。
  发挥真如的用处,被称为善慧地。
  阿难!从此以后,所有的菩萨修习完善功德,圆满无缺,也称此地为修习位。
  慈云妙覆涅槃海,被称为法云地。
  如来逆流,而菩萨们顺着流向觉悟的边界进入交流,被称为等觉。

  阿难!从干慧心到等觉,是觉悟初获金刚心的初级境界,如此重重单复达到十二种境界,方能完全实现妙觉成就无上道。
  在这种修行中,使用金刚观察如幻的十种深入的方法,通过奢摩他和舍那的修行证悟渐次深入。
  阿难!因为采用了三种增进,善能达到五十五种真正菩提之路,修行者被称为正观者;若采用其他观念则被称为邪观。
  这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众人中起身,向佛足顶礼,并向佛问道:“这部经的名字是什么?我和众生应该如何奉持?”
  佛告诉文殊师利:“这部经的名字是‘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也叫做‘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也叫做‘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也叫做‘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也叫做‘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你要好好奉持。”
  说完这些话后,阿难和众人立刻得到如来的密印般怛啰义的开示,同时听到了这部经的义理名目,顿悟禅那修行的进展和圣位,增加了对妙理的心思,断除了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的烦恼。他们立刻从座上起身,向佛足顶礼,合掌恭敬地对佛说:“大威德的世尊!您的慈音无遮,善于揭示众生微细的迷惑,使我今天身心欢喜地获得了大饶益。
  世尊!如果这个妙明真净的妙心本来就是无所不在的,那么大地上的草木和动物都是包含着灵性和本元真如的。
  那么佛的真体是真实的,为什么还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
  世尊!这些道路是本来就存在的吗?还是众生的妄习所生起的?
  世尊!比丘尼宝莲香持着菩萨戒而私行淫欲,妄言行淫不会有杀戮和偷窃的业报。
  她说完这句话后,先是女根产生了巨大的猛火,然后是节节都燃起了猛火,结果堕入无间地狱。
  琉璃大王和善星比丘,琉璃是为了诛灭瞿昙族姓,善星妄言一切法皆空,结果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这些地狱是固定的地方吗?还是自然而然的?那些业因各自得到私受果报,只有大慈悲才能启发开童蒙,让所有持戒的众生听到明确的决定,欢喜地顶礼尊奉,谨守清净,没有违犯。”

  佛对阿难说:“这真是个美妙的问题,它能使众生于正见中不致迷失。现在,我为你解释。一切众生所具有的真心本性,其实是纯净无染的。但由于妄见,产生了虚妄的习气,习气积累就形成了内分外分的区分。
  阿难,内分是指众生内在的身心变化,由于各种爱的染著,产生了虚妄的情感,这些情感不断积累便形成了‘爱水’,所以当众生心中想起美味佳肴时,口中就会自然流出水液。若是心中想起前人或生出怜悯或充满仇恨时,眼中便会流下泪盈的泪水。当贪求财物宝物时,心中便会生起贪涎,全身就会光润。当心中想着与他人行淫时,男女二根自然会流出液体。
  阿难,各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产生的湿润下降、飞升等变化却是相同的。这些都是内在身心变化的表现。
  “阿难,外分是指众生外在的境遇和追求,由于各种渴求和仰慕,产生了虚妄的想象,这些想象不断积累便形成了‘胜气’。所以当众生心中持守禁戒时,全身就会感到轻盈清新;心中持守咒印,顾盼时就会显得雄毅果敢;心中渴望升天时,就会梦想自己能飞翔于天际;心中向往佛国圣境时,就会冥想或亲近善知识,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阿难,各种想象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飞翔超越等变化却是相同的。这些都是外在追求的表现。”

  阿难!世间生死相续,生从习惯而来,死从变化中离去。
  在生命结束之际,暖触仍未消失,一生善恶会同时显现。
  死逆生顺,二习相交,若心中纯是善想,必得生入天上。
  若善心中兼具福慧及净愿,自然心开,见到十方佛,愿得一切净土,皆可随愿往生。
  情少而想多,则可轻举高飞,成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四天游走,无有障碍。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持禁戒、随持戒人,或护持神咒、随持咒者,或护持禅定、保持法忍,他们将亲住如来座下。
  情想均等者,不致飞升也不坠落,生于人间。若想清明则智慧聪颖,情欲旺盛则智慧稍逊。
  情多想少者,将堕入横生,或为毛群,或为羽族。
  七情三想沉入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则身为饿鬼,常受焚烧、水害,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九情一想者,深入火轮,身入有间、地狱、无间二种地狱。
  纯情者沉入阿鼻狱。
  若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等恶业,将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虽然造恶业者自招苦果,但也有共业之分,其中也有元地存焉。
 
  阿难!这些都是众生根据自己的业力所感受到的,根据十种习因而受到六种交报。
  那么,什么是十种习因呢?
  首先是淫习的交接,产生于相互磨擦,不断地研磨,就像人们用手相互擦热而感触现前;因此而产生了大猛火光。
  就像人们通过相互摩擦而感触到温暖一样。
  这就是色欲的火焰。
  菩萨见到欲望就像避开了火坑一样。
  其次是贪习的交计,产生于相互吸引,吸引不止,就像人们用口吸吮风气,感触到冷气触发而生寒冰。
  就像人们用嘴吸气时,感触到冷气触发而生冷。
  这就是贪欲的寒冰。
  菩萨见到贪欲就像避开了瘴气海一样。
  第三是慢习的交凌,产生于相互依赖,驰流不息,就像人们奔波积聚波浪而成水。
  就像人们通过口腔相互舔味而产生唾液。这就是傲慢的水。
  菩萨见到傲慢就像避开了巨大的溺水一样。
  第四是嗔习的交冲,产生于相互冲突,就像心中怨恨相互冲突而发火,气体凝结成金属。
  就像人们心怀冤屈和杀气飞动一样。
  这就是愤怒的刀剑。
  菩萨见到愤怒就像避开了杀戮一样。
  第五是诈习的交诱,产生于相互引诱,引起不停,就像绳索绞挤。
  就像水浸泡田地,草木生长一样。这就是欺诈的绳索。
  菩萨见到欺诈就像害怕猛兽一样。
  第六是诳习的交欺,产生于相互诱骗,不断地诬陷,就像尘土、屎尿、污秽不洁,就像尘土随风四散而不可见。
  这就是诳谬的尘土。菩萨见到诳谬就像踩在毒蛇蝮蛇上一样。
  第七是怨习的交嫌,产生于怨恨相互抱怨,就像飞石、投掷、匣子、车槛、坛子、袋子,就像阴险的人怀抱着恶意一样。
  这就怨恨的投掷。
  菩萨见到怨恨就像饮下毒酒一样。
  第八是见习的交明,就像萨迦耶见到戒禁而取,邪悟各种业,产生于违背出生相的返转,就像王子、使者、官员、证明和执法者。
  就像行人在路上相遇一样。
  这就是明见的权谋。
  菩萨观察到虚妄执著就像进入了毒坑一样。
  第九是枉习的交加,产生于诬陷,就像合山、合石、碾磨、耕作,就像谗谄的人逼迫善良一样。
  这就是枉屈的碾磨。
  菩萨见到枉屈就像遭受雷击一样。
  第十是讼习的交喧,产生于隐藏和掩盖,就像明镜反照,就像在白天无法隐藏影子一样。
  因此,就有了恶友、业镜、火珠等揭示宿业对验的事情。
  这就是隐藏的阴贼。
  菩萨观察到隐藏就像穿越高山踏入巨大的海洋。

  阿难!所有众生的六种识觉都会造成业力,而招致恶果。
  那么,恶果是如何从六根出现的呢?首先是通过视觉感知,招引恶果。
  当这种视觉业力交相作用时,临终时会先见到猛烈的火焰充满十方世界,亡者的神识会随着烟雾飞坠,进入无间地狱,体验到两种相:
  第一种是明见,能够看到各种恶物,产生无尽的畏惧;
  第二种是暗见,寂然无见,产生无尽的恐惧。
  就像看到火焰,听到镬汤中的铜铁声响;
  火焰熄灭后,变成黑烟和紫色的火焰;
  火焰的味道变成烧焦的丸子和铁屑;
  触摸到火焰后,感受到灰热和炉炭;
  心中燃烧起星火,四处散发,煽动空界。
  其次是通过听觉感知,招引恶果。
  当这种听觉业力交相作用时,临终时会先见到波涛汹涌,天地陷入淹没,亡者的神识降落在流中,进入无间地狱,体验到两种相:
  第一种是开听,听到各种喧嚣让精神紊乱;
  第二种是闭听,寂静无声,幽魂陷入沉没。
  就像听到波涛,听到责备和审问;
  听到雷声和咆哮,恶毒的气体;
  听到雨水和雾气,洒满身体的毒虫;
  尝到脓液和血液,各种杂秽;
  触摸到畜生、鬼魂、蛇、尿液;
  思维注意到电和冰雹摧毁身心。
  再次是通过嗅觉感知,招引恶果。
  当这种嗅觉业力交相作用时,临终时会先见到毒气弥漫在远近,亡者的神识从地底涌出,进入无间地狱,体验到两种相:
  第一种是通闻,被各种恶气薰扰,心扰乱不安;
  第二种是塞闻,气体封闭无通,闷闷地压抑在地下。
  就像闻到冲击力强的气味,能够感受到质和履;闻到火焰和火炬;
  闻到淹没和溺水;闻到洋流和沸腾;
  闻到味道,能够感受到饥饿和满足;触摸到畜生和鬼魂,尿液;
  思维注意到灰尘和瘴气,被飞沙礰击碎身体。
  还有通过味觉感知,招引恶果。
  当这种味觉业力交相作用时,临终时会先见到铁网和猛烈的火焰覆盖世界,亡者的神识被网挂倒悬,进入无间地狱,体验到两种相:
  第一种是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体;
  第二种是吐气,变成猛烈的火焰烧灼骨髓。
  就像尝到味道,历经各种忍耐;看到味道,变成金石;听到味道,变成利器;
  闻到味道,大铁笼覆盖国土;触摸到味道,变成弓箭射击;思维注意到味道,变成飞热的铁从空中下落。
  最后是通过触觉感知,招引恶果。
  当这种触觉业力交相作用时,临终时会先见到大山从四面合拢,没有出路,亡者的神识看到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师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持枪槊驱赶进城门,进入无间地狱,体验到两种相:
  第一种是合触,大山逼近身体肉骨血液崩溃;
  第二种是离触,刀剑触碰身体心脏肝脏撕裂。
  就像触摸到味道,历经道路和观察台;
  看到触摸,变成燃烧的火焰;听到触摸,撞击、击打、割伤、射击;闻到触摸,捆绑、袋装、拷打、束缚;尝到触摸,耕作、夹钳、斩割、截断;思维注意到触摸,坠落、飞行、煎炸。
  最后是通过思维感知,招引恶果。
  当这种思维业力交相作用时,临终时会先见到恶风摧毁国土,亡者的神识被风吹上空中旋落,堕入无间地狱,体验到两种相:
  第一种是无觉,迷失而疯狂奔走不止;
  第二种是有觉,觉知而苦受无尽的煎烧和深深的痛苦难以忍受。
  就像邪恶的思维,结构思维变成方向和对象;
  看到思维,变成鉴别和证明;
  听到思维,变成大合石、冰雪、土地和雾气;
  闻到思维,变成大火车、火船和火焰;
  尝到思维,变成大叫喊、悔恨和哭泣;
  触摸到思维,变成大大小小的一天中万生万死,变成仰卧。
 
  阿难!这被称为地狱的十种因缘和六种果报,都是众生迷惑造成的。
  如果众生完全造恶业,进入阿鼻地狱受无量的苦,经历无量劫;
  如果六根都造恶业,以及与所造业的境界和根器,那么这个人就会进入八个无间地狱;
  如果身口意三业都作杀戮、盗窃、淫乱的恶行,那么这个人就会进入十八个地狱;
  如果三业不同时发生,中间可能有一个作杀戮,一个作盗窃,那么这个人就会进入三十六个地狱;
  如果只有一个根器犯下一个业,那么这个人就会进入一百零八个地狱。
  因此,众生根据自身的行为和造业,在世界中进入不同的地狱,产生了妄想和非本来有的现象。
  此外,阿难!这些众生并没有违反戒律、犯菩萨戒、破坏佛涅槃,经历了各种杂业的历劫烧灼,之后会转生为各种鬼形。
  如果贪恋物质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饿鬼;
  如果贪恋色欲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风鬼;
  如果贪恋迷惑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魅鬼;
  如果贪恋愤怒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毒虫鬼;
  如果贪恋回忆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疾病鬼;
  如果贪恋傲慢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饿鬼;
  如果贪恋欺骗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恶梦鬼;
  如果贪恋明亮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魍魉鬼;
  如果贪恋成就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役使鬼;
  如果贪恋团体为罪,这个人罪过结束后就会转生为传送鬼。
  阿难啊!所有人都是因为纯情的堕落,业火将他们烧干并转为鬼。
  这些都是被自己妄想和业力所招引。
  只有觉悟菩提,才能体验到无上的圆明,本质上没有任何存在。

  阿难!当鬼业消尽时,情感和妄想都成为空虚。
  在世间,与元负人的怨恨相对立,身为畜生是为了偿还前世的债务。
  怪物之鬼销尽报,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风之鬼消尽报,生于世间多为咎异类;
  畜魅之鬼死尽报,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虫蛊之鬼灭尽报,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衰疠之鬼穷尽报,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绵幽之鬼幽消尽报,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异类;
  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阿难!这些都是因为业火的干枯而产生的,偿还前世的债务而成为畜生。
  这些也都是被自己虚妄的业力所招引。
  如果觉悟菩提,这种虚妄缘起本质上没有任何实有。
  就像你所说的宝莲香等人,以及琉璃王善星比丘,恶业本身就是自己创造的,并非从天而降,也不是地所产生,更不是其他人给予的,都是由自己的想所引,自己来受果报。
  菩提心中充满了虚妄的幻想凝聚。

  阿难!这些畜生为了偿还前债而再次成为人类,如果偿还的足够,他们会停止再转世,但如果偿还不足,他们将再次成为畜生。
  阿难!你应该知道,如果用金钱或者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偿还债务,偿还够了就停止。
  但如果在其中杀害他们或者食用他们的肉,即使经过无数劫数,相互残杀仍然像转动的车轮一样,没有休息的时候;
  除非是阿汉或者佛出世,才能停止转生。
  你现在应该知道,那些成为枭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顽劣之类;
  那些成为咎征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愚昧之类;
  那些成为狐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贪婪之类;
  那些成为毒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庸俗之类;
  那些成为蛔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微弱之类;
  那些成为食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柔弱之类;
  那些成为服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劳苦之类;
  那些成为应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文明之类;
  那些成为休征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明智之类;
  那些成为诸循的众生偿还足够后再度成为人类,生活在人类之中成为达达之类。
  阿难!这些众生都是为了偿还前世的债务而不断转生于人道,它们的业力错综复杂,相互生灭,相互杀害。
  如果不遇到如来,不听闻正法,它们将在尘劳中继续轮回转生。
  这些众生被称为可怜可悲之人。

  阿难!还有一些人不依靠正觉修习三摩地,而是修习妄念,固守着自己的思想形态,在山林中游荡,有十种仙人。
  阿难!那些众生坚固地服用食物而不休息,他们的食道变得完美,被称为地行仙;
  坚固地吸收草木的精华而不休息,他们的身体具备飞行的能力,被称为飞行仙;
  坚固地吸收金石的精华而不休息,他们具备变化的能力,被称为游行仙;
  坚固地控制自己的动静而不休息,他们的气和精神完美结合,被称为空行仙;
  坚固地保持津液而不休息,他们的身体滋润充盈,被称为天行仙;
  坚固地吸收精华而不休息,他们能够吸取事物的精华,被称为通行仙;
  坚固地修习咒语和禁忌而不休息,他们精通术法,被称为道行仙;
  坚固地思念而不休息,他们能够回忆起过去的事情,被称为照行仙;
  坚固地进行交合而不休息,他们具备感应的能力,被称为精行仙;
  坚固地进行变化而不休息,他们觉悟圆满,被称为绝行仙。
  阿难!这些人在人间修炼心性,不依靠正觉,通过修习妄念而获得长寿,他们在深山或大海孤岛中远离人群,但这也是轮回妄想的流转,他们没有修习三昧,因果报尽后又会散入各种生命形态中。

  阿难!世间的人们不追求常住,不能舍弃妻妾的恩爱,在邪淫中心流逸而不清净,命终后转生在邻近日月的地方,被称为四天王天;
  在妻妾之间的淫爱微薄,居住的环境不够纯净,命终后超越日月,居住在人间之顶,被称为忉利天;
  在欲望面前暂时交往,没有思忆之苦,人世间行动不多,安住于虚空中,明亮照耀,超越日月的光明,这些人被称为须焰摩天;
  在一切时刻保持静心,对外界的应对不违背戾气,命终后上升至微妙之地,不再与人间相接,乃至劫坏三灾也不及,被称为兜率陀天;
  我无欲心对你的行事无所求取,对外界的味道如同嚼蜡,命终后生于越化之地,被称为乐变化天;
  无世间的心,行事超越世俗,对行事交往了然超越,命终后能够自由地超越化无化的境界,被称为他化自在天。
  阿难!这六个天界,虽然形体出现动作,但心迹仍然交织在其中,从此以后被称为欲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摩呵般若网

GMT+8, 2025-4-3 17:03 , Processed in 0.032624 second(s), 16 queries .

mohebore mohebore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